新闻动态
这5种情况不用做肠镜,不要被以健康的名义忽悠了
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这些年持续升高。《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(2020年版)》显示,我国结直肠癌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三,死亡率排名第五。
因为肠道特殊复杂的结构,再加上肠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,所以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已经进入了中晚期。
遗憾的是,现阶段关于肠癌的诊断除了肠镜并没有其他更为方便且权威的方法。这些年,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,越来越多人选择主动去做肠镜,以至于很多医院的肠镜检查已经预约到了数周乃至数月后。
愿意主动接受肠镜检查固然是好事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肠镜,其实有些情况下是不需要做肠镜的,千万不要被以健康的名义忽悠了。
这5种情况不用做肠镜,不要被以健康的名义忽悠了
①不用每年都做
息肉发展成癌症,中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,最少也需要5年,也就是说,如果你刚刚做过肠镜,那么在五年内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变化。
肠镜主要是用来排除肠道疾病的,所以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症状,并且在一年内检查过,一般就不需要重复检查了,重复且频繁地去做肠镜身体也受不了。
当然,这仅限于没有临床症状的前提下,如果你出现了频繁腹泻或便血等比较典型的症状,就算一年内做过肠镜,还是建议复查一下。
②年龄很大且心肺功能差的患者
我们可以先简单评估一下自己的心肺功能,比如你在轻微活动后,就出现了心慌和喘不过气、憋得难受等症状,甚至光躺在那里就觉得心慌胸闷得很厉害,那说明心肺功能不是太好。
心肺功能很差的患者,一般是不建议做肠镜的,因为就算通过肠镜查出了问题,往往也无法进行手术或放化疗治疗,所以这个肠镜做的就没有太大意义,反而还会徒增风险。
尤其是本身年龄就很大,又合并心肺功能差的患者,更不建议做肠镜。因为相比较于癌症所带来的风险,手术和检查的风险反而更大。
这个时候与其说为了查出癌症,倒不如保命更加重要。
③比较年轻的患者
有多年轻才算年轻呢,这里主要指的是二三十岁,甚至是未成年患者。这些年轻患者,如果没有肿瘤家族史,也没有高危症状,并且仅仅只是腹痛或腹泻,在短期内又恢复了,一般也是不建议做肠镜的。
肠镜虽然好,但也没必要滥用,在指征不明显时根本没必要去做。
④有反流风险的患者
哪些患者有反流风险呢,比如有食管、贲门、幽门和肠梗阻、呕吐或呕血者,这类患者存在潴留液反流误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的风险。如果需要做肠镜的话,建议在胃肠减压等预处理排除潴留液后,才能进行无痛内镜。
⑤某些特殊疾病的患者
这里主要指的是肛门、直肠有严重的化脓性炎症,或疼痛性病灶,比如肛周脓肿和肛裂等;
各种急性肠炎、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和放射性结肠炎,比如细菌性痢疾活动期、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,尤其是爆发型者;
肝硬化腹水、肠系膜炎症、腹部大动脉瘤、肠管高度异常屈曲、癌肿晚期伴腹腔内广泛转移者。
大便出现4种情况,一定要做肠镜
虽说以上5种情况不用做肠镜,但并不是说所有情况下都不用做,我们千万不能走入极端。尤其是当大便出现下面这4种情况时,一定不要再犹豫了,建议完善肠镜检查。
①长期便血
间隔性反复便血,或血液与粪便混合在一起形成了脓便血,尤其是还伴随着腹痛和发热等症状,要注意是否是肠癌或肠息肉等疾病导致的,一定要完善肠镜检查。
②有家族遗传性肠道疾病
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林奇综合征,就属于典型的遗传性肠道肿瘤疾病,有这一类家族疾病的群体,要定期做肠镜检查。
③排便习惯改变
之前排便明明很规律,突然间经常腹泻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,而且还没有任何明显的诱因。也可以是排便次数突然改变,比如之前每天排便一两次,现在却每天排便四五次。
④大便性状改变
如果大便呈球形硬便,类似于羊粪,很可能是因为习惯性便秘和肠痉挛等导致的;大便变得细长、扁平状,可能是因直肠肿瘤、肛门或直肠狭窄以及直肠癌等所导致的;如果大便变成细铅笔状,则可能是因为肛裂、痔疮、肠痉挛以及直肠癌等引起的。
怕肠癌又不想做肠镜?建议了解一下这3个检查!
①大便常规
大便常规最大的优点就是无创、简便、性价比高。大便常规中有个项目叫隐血,也就是大便中有没有血。
如果出现息肉或肿瘤,表面组织质地一般比较脆,经过大便摩擦后很容易出血,而这种出血肉眼很难发现,大便常规中的隐血可能会呈阳性。
所以,如果症状不是很明显,又感到担心,可以先做个大便常规看一下。等检查完以后,再决定要不要做肠镜。
②CT结肠造影
CT结肠造影的优点是时间短、没有明显疼痛与不适感,缺点就是存在放射线辐射风险,检查中若发现异常还是需要完善肠镜检查。
③胶囊内镜
胶囊内镜的优点是无创无痛无不适,不需要麻醉,舒适、快捷。但胶囊内镜也有缺点,就是如果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灶,还是要通过肠镜来完善活检。
另外胶囊内镜由于通过肠道时速度较快,加上续航等问题,还有结肠的肠腔比较宽广加上结肠中的清洁度等,导致观察不满意,所以很大可能会影响到检查效果。
关注Dr.X
每天多一点健康
▼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